中越战争之错误的指挥
1979年2月17日,中国军队共20万大军从东、西两线突然向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发起攻击。3月16日,中国军队在攻下“谅山”后开始撤退。与此同时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指责中国侵略行为。
在28天的战斗中,中国军队伤亡27000人,越南军队伤亡60000人,越南平民伤亡50000人(以上为中国官方数据)。
此后中越双方开始了长达10年的边境拉据战,此战证实了中国战术和战法陈旧,最重要的不是失去了一个“同志加兄弟”,而是得到了一个开始仇恨中国的国家。
战争永远没有正义,只有胜负。秦始皇灭六国,成吉思汗马踏亚欧,无人说他们非正义,反颂丰功伟绩。
反观中越战争,得不偿失。并不是说中国不该反击,对比1962年中印战争,我军全歼印军,最重要的一点,印度人民并没有因此仇恨中国,中印一战,却和平了几十年。
那么如果说反击没有错,那又错在哪里?是不是指挥错误呢?对越反击战最大错误就是不该攻打城市,引起越南百姓的仇恨。
众所周知,邓小平打这场战意在教训越南,以此为目的,首先应审慎确定攻打目标。而中国军队以“谅山”为目标,这属于打击错误。既是教训下越南当局,为何要攻打城市,烧杀抢略。
其次,在战略上,既选择攻打“谅山”,艰难打下来,为何又放弃了“谅山”,那攻打“谅山”又意义何在?难怪许世友将军在撤退时长叹一声“可惜了,再往前拱拱就好了”。
最后,我军战法是否得当?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,我军为何要限时攻打目标,“谅山”一战,我军某师被反包围,差点成千古恨。匆忙进攻,部队被打散,使得我军战力下降,损失惨重。同时我军撤退时许多部队被反包围,至1984年老山战役前,打了一场不能称之为胜仗的败仗。
假如时光倒演,我军重新攻打。
我军以歼灭越军王牌军队为目的,以援柬抗越为名义,出兵柬埔寨,同时辅以边境反击,战局又将如何?首先我军不再背负入侵越南的罪名,援柬抗越,我军成正义之师,与越军王牌作战,彰显我军血性,灭其一师,敢叫他不敢再与我军作战。1984年7月12日我军以伤亡400余人代价灭敌3500多人,粉碎了越军精心准备的“北光计划”,此后越军再不敢与我军正面作战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战争永远没有正义,只有胜负。如今我们摆脱不了的两场战争摆在我们面前,台湾光复战、南海风云战,打不好,我们成千古罪人。台湾早光复早好,晚光复则难光复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想台独的人越来越多,现在台湾大多数百姓不愿回归。
台湾光复最大的障碍就是美军,1950年若不是美军突然陈兵台湾海峡,阻止我军光复台湾,毛泽东不可能丢下台湾与美军在朝鲜撕杀。与其在台湾光复战中与美军和台军两军作战,不如在南海与美军先战,叫美军不敢染指台湾。南海败,台湾还在。台湾败,则台湾已不在。南海胜,则台湾指日可待。因此,要光复台湾,必须要和美军先在南海一战。当然,光复台湾除此之外,还需大量的特工和网络战,此是后话。
因美军盟军较多,南海一战,有必要打响前奏。现美军已兵指南海,我方有必要划定南海识别区,明确战争区域(如马岛战争英军战前作法),同时火箭部队实施南海封锁导弹演习,以阻止他国介入。其次是摩擦战,我方可以公务船配海军陆战队员执行此任务,实施登船辑拿,扣押间谍船。美军军舰介入,我军军舰对峙,战机临空监视,美军开火,我方歼灭之。
南海与东海为南攻东守。战斗开始时,美航母必陈关岛和菲律宾,美航母不入南海不打,既入南海等于宣战,开弓没有回头箭,我军寻机歼灭。但我舰深入南海也无优势,火箭军也无准确打击把握。当以战机战斗范围为舰队巡航区。
战争爆发后,如美军自信能击败中国,则大规模海战爆发。如美军不自信能击败中国,则相持战开始。后者我方则应收复黄岩岛等岛屿。
现说回来,如我军南海败,则做好陆战准备,倒不是指美军进攻我大陆,一是做好美军攻打我南海岛屿准备,二是做好日本登陆钓鱼准备。
南海一战,我军不易败,胜则中华复兴,败也无妨,只要打出血性,他国仍不敢窥视我国。怕是南海不战,我国永无宁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