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山之战志愿军的伤心岭韩军的“上甘岭”

编辑: 虞国华律师 日期: 2014-04-25 11:19:51 人气: - 评论: 0

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那次战争,但我看过很多有关志愿军的记录,都没有看到过有关那次战争的报道。但却在外籍书中看到了有关白马山之战的记录,志愿军以一个军的部队进攻白马山,守军为韩军的一个师,结果志愿军攻打一个星期,却未能攻下白马山,志愿军一个军伤亡过半。那是一场中韩交战韩方仅有的一次胜利,志愿军唯一的一次失败。可以白马山是志愿军的伤心岭,是韩军的“上甘岭”。国内不知何因,没有对那次战争进行记录。

我的爷爷叫虞大运,志愿军甲级战斗英雄,回国时是志愿军连长,后在太原市劳改大队任中队长,三年自然灾害时被我奶奶强烈要求而复员,复员时我叔叔说是带回三万元复员费,这可是一笔大数字。

我爷爷的说法是,他当时是排长,进攻白马山失利后撤回休整,一个星期后就参加了上甘岭之战。白马山之战,他的连队就损失了好几十人,上甘岭之后他的连队只有不到十人存活,上甘岭战后,他的连队得到补充,而我爷爷正式升为连长,后来被军部评为甲级战斗英雄称号。

为何白马山志愿军以一个军进攻,而韩军只有一个师的守军,志愿军却久攻不下,反而伤亡惨重。韩军的师长不记得叫什么名字,后来那师长就是凭白马山一战当选韩国后来的总统。韩国记载白马山之战,是以人海战术对志愿军的人海战术,在精心准备之后迎来志愿军的进攻,且得到美军空军的支援,韩军誓死不退,给志愿军造成重大杀伤。对于战役来说,白马山之战不亚于上甘岭之战。这也是中国不愿对此战进行宣传的原因。

虽然白马山之战志愿军以失败告终,但真正应了那句话,有得必有失,有失必有得。假如志愿军以重大伤亡得到白马山之后,那么上甘岭在美军的突然攻击下,志愿军两头防守时,很可能将两地失守。也正是在志愿久攻白马山不下时,志愿军及时退回休整,给了上甘岭大量的人员准备,才使得上甘岭在相持后,最终被志愿军反击成功。这使得整个战事看来最终由志愿军取得胜利。

但假如当时志愿军攻下白马山后,因为当时志愿军并不知道美军的企图,白马山留守志愿军一个伤残军,上甘岭有没有后备部队,在美军进攻上甘岭时,韩军再反扑,那将很有可能造成两地失守。正是因为进攻白马山的部队及时退回,成为了上甘岭的后备部队,才使得志愿军守住了上甘岭的阵地,成为了志愿军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。

战争的法则,不以成功为成功,不以失败为失败,胜利永远属于不丧失信心的人


发表评论
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)
暂无评论

Copyright © 虞国华律师-景德镇律师-江西省景德镇律师

网站建设:淘折网 赣ICP备18002551号